解锁“可看、可玩、可尝、可购”的多元体验 浙江杭州中医药特色文旅集市启幕
《 名医时报 》( 2025-08-29 第01版:新闻中心) 医护人员正为市民提供中医耳穴压豆服务。 徐尤佳摄 本报讯(记者徐尤佳 通讯员胡梦瑶)8月23日至24日,正值处暑节气,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清河坊街区与拱墅区桥西历史文化街区双会场同步“开市”,一场以“节气养生・岐黄有道”为主题的中医药特色文旅市集火热启幕。 本次活动由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与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主办,创新构建“可看、可玩、可尝、可购”的多元体验体系。据统计,市集首日便吸引近3万人次参与,65个商家摊位同步开放,现场人气爆棚,热闹非凡。 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方健国指出:“我们正致力于推动中医药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深度融合,通过创新文旅市集这种形式,让千年岐黄智慧焕发时代生机。这不仅是一次文化盛宴,更是中医药服务百姓健康的重要实践。”他强调,杭州市将继续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打造更多惠及市民的健康服务平台。 本次活动汇聚了杭州市中医院和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两大市级龙头医院,胡庆余堂、方回春堂等百年老字号,以及多家民营医疗机构。现场服务丰富多样,既有义诊咨询、适宜技术保健体验,也有体质辨识机器人、智能香薰仪、热灸近视治疗仪等中医药智能设备供市民体验;同时,八段锦、太极拳、鹰爪功等传统养生功法轮番展演,手工泛丸等中医药非遗技艺也精彩亮相。 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委员、市计划生育协会专职副会长李艳娟介绍:“我们通过建立‘1+13+X’协同发展体系,深入挖掘二十四节气养生智慧,打造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健康体验新场景。让中医药健康理念真正融入市民日常生活,让中医药服务惠及更多百姓。” 数字赋能成为本次市集的一大亮点,尽显智慧中医新魅力。“中医小安”实体具身机器人搭载面诊仪、脉诊仪、经络仪等中医诊断设备,借助AI智能体质辨识技术,仅需15秒就能为体验者生成个性化健康检测报告,不少外国友人纷纷驻足体验,使其成为现场最受欢迎的项目之一。 针对“小眼镜、小胖墩、小豆芽、小焦虑”等青少年健康问题,市集专门展示了多项中医防治数智产品与服务。其中,借助裸眼3D技术打造的沉浸式八段锦跟学体验,能通过AI教学老师实时指导呼吸节奏,并精准捕捉、矫正动作;全息投影、AR/VR技术则以情景剧、说唱、小品等创新形式,生动演绎中医故事,让中西医融合知识变得通俗易懂。 在文旅融合层面,活动现场特别设置“望闻问切打卡地图”“中药水浒故事墙”“小郎中体验”等互动科普体验项目,吸引大量游客驻足参与,其中不乏外国游客的身影,多个体验项目前都排起了长队,现场气氛热烈。 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处处长郭君萍表示:“我们积极整合卫健与文旅资源,探索‘中医药+文旅’消费新业态,通过打造中医药特色旅游线路和体验点,让中医药文化可观、可感、可及。这次市集只是一个开始,未来我们将推出更多创新举措,引领顺应天时的健康生活新风尚。” 活动期间,杭州市同步发布三条精心打造的大运河中医康养主题线路。这些线路将中医药文化体验点与旅游景点有机结合,为市民游客提供了全新的旅游选择。 杭州市通过创新构建中医药特色文旅消费新模式,不仅助力中医药与文旅产业互兴共荣,更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杭州经验”,为推动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